残破危房变身黛瓦粉墙——馒头山社区及中河高架两侧景观改造工程

Time:2018/02/26
0223馒头山头图-03.jpg

       杭州城南的馒头山地区,在老杭州人眼中是一块黄金宝地,它就在南宋皇城根下,许多居民房和皇城仅一墙之隔——凤凰新村一带,在700多年前,是东宫,南宋太子赵昚(孝宗)住在此地;馒头山脚路31号—100号,在当时是慈宁宫区域,杨太后曾在此垂帘,这里还有个皇家射箭场。

这里被公认为是最有老杭州范儿的地方,是摄影爱好者和游人探寻杭州味的必到之地。

       由于馒头山地区的绝大部分属于南宋皇城遗址重点保护区范围,限于文保历保政策法规等原因,近五十年来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改造。G20峰会之前,居民们不少还住在危旧房里,生煤炉、倒痰盂、雨天与积水博弈,生活相当不便。这里巷道逼仄,私拉的电线密如蛛网,还曾出现过杭城最大的群租房。2008年以后,一批创意产业机构在馒头山社区悄然兴起,至2014年实施“筑巢引凤”文化策略以来,馒头山社区已形成创意产业基地的格局。这让老社区迎来新的气息及挑战。

       为迎接G20峰会,2015年11月,由诚邦设计院规划设计,诚邦股份承建施工的馒头山社区及中河高架两侧景观改造正式启动。我们既要确保城区老旧房的可持续性,使其能抵挡故意或意外的损坏,又要满足各种功能需求,同时还要关注居民更深入和更敏感的感受——体贴与尊重。我们将这些需求融汇于整体项目中,诠释了“共同生活”这一主题:建筑和人类是城市的两大载体,他们共同参与到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当中。

       除了改善居民生活外,我们也将业态进行了调整。以“鲜活的南宋风情小镇”复兴素雅的南宋生活气息为设计定位,与玉皇山南创意园区交相呼应,形成新型的无边界办公与居住地。在现有社区的基础上引入低能耗、低干扰的创意产业业态,逐步将原有的群租人群调整为创意产业从业人员,为人群结构老龄化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
       通过翻新凤凰山路、馒头山路、宋城路、梵天寺路沥青主路面,其余空间做花岗岩人行路面,增加地面材质的历史感,同时增加盲道,解决了沿线住宅与老路面的高差问题。我们保留了馒头山路高挡墙、局部低矮块石挡墙,增加历史感,其余脱落严重的围墙表面粉刷与建筑立面相近颜色的涂料,增加与建筑的呼应。同时,粉刷后的围墙墙面增加南宋文化与杭州记忆主题的小型浮雕,并附带素雅的彩绘。

       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这里,之前的脏乱差彻底消失不见,改造完毕的馒头山依然保留着市井生活的全貌,是一个充满南宋风情的小镇,既有老杭州的温情,又传统宜居。

       中河高架两侧一公里范围内的建筑景观在G20峰会之前也都进行了改造提升,建筑的露台和屋顶上种植了植被、花卉,现在在中河高架路过,会发现改建后的建筑更具层次感,建筑、景观和山峦结合起来,有一种山水跌落、层次分明的“御砚”意境。通过整治,在展现皇城根下市井生活的同时,打造出南宋“喜山乐水”的文化氛围。

(设计院:周夏莹)

尾图-02.jpg